一是導師“指路”。聘請14名鄉鎮企業創業帶頭人、3名銀行高管、2名律師和其他領域優秀人才2名,組建一支創業導師隊伍,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“進社區、進鄉鎮”等方式,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服務200余人次。
二是平臺“安家”。建立“政府+企業+集體經濟”合作模式,創建忠縣時代夢工廠創業孵化基地,天子山、灌湖水鄉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創業平臺3個,累計孵化企業173家。
三是貸款“潤苗”。落實專人、設置專窗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服務,開通“線上+線下”申報渠道,1-4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8筆3797萬元,直接幫助198人成功創業,帶動600余人就業。
四是培育“拔尖”。建立創業動態項目庫,選送優質項目參加大學生啟航計劃、中國創翼、渝創渝新等國家級和市級創業大賽,培育壯大“領頭羊”企業。“少兒機器人編程項目”榮獲市級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三等獎,威旺農場“放心肉”項目成功入圍第五屆“渝創渝新”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。